水產苗種產地檢疫,為水產養殖業構筑安全防線

171
發表時間:2020-07-01 19:22

水產品是商品,漁業是以市場供求為導向的商品生產,在市場機制作用下,漁業在農業和農村經濟中脫穎而出,凝聚了大量資源和要素,成為最具競爭力的行業。經過改革開放數十年高速滾動式發展,水產品由過去長期供不應求完成供求平衡甚至總供給大于總需求。在構成漁業的法律、市場和技術三大風險中,最大風險是技術,在構成水產養殖技術諸多環節中,風險最大是疫病。該問題已成為政府漁業主管部門、行業和社會高度關注的問題。因為該問題綜合復雜,牽涉面廣,需要菩薩心腸,霹靂手段,雷霆出擊,在破解該問題諸多選項中,水產苗種產地檢疫是首選。


  這是由水產苗種性質以及在水產養殖中的地位和作用決定的。國以農為本,農以種先。春播一顆粟,秋收萬粒籽。其中的“種”在水產養殖上指的是水產苗種,它主要是指人們通過捕撈或者人工催產和孵化繁育而出的稚體、幼體。首先,它主要是由產地集中批量生產的,由原良種場構建一個親本種群,實施雌雄配組,催情產卵,交配受精,一組親本少則能繁育出數百尾多則數萬、數十萬尾苗種。其次,它主要由原良種場發起,通過市場流通,輻射擴散,完成了種苗繁育、苗種培育和商品養殖這三大環節,例如原良種場構建親本種群,種苗場繁育苗種即水花,苗種培育場開展苗種培育,把水花培育成魚苗、魚種,其中魚種就是亞成體,供應給養殖者投放到池塘等水體中開展商品養殖。這就意味著如果水產苗種攜帶寄生蟲、細菌和病毒一類具有烈性傳染性的病原體,它就會通過苗種流動由苗種產地擴散到苗種銷區即主要養殖區,一旦養殖環境惡化、水產養殖動物免疫力和抗病力弱化,極易造成疫病的爆發和流行。


   2020年,農業農村部向全國印發了關于全面推進實施水產苗種產地檢疫制度的通知。該通知要求漁業技術推廣機構要按照一主多元模式,主要是依托第三方檢測機構,構建水產苗種產地檢疫工作機制,到2022年底,力爭實現水產苗種產地檢疫申報檢疫率100%,檢疫合格電子出證率100%的工作目標。該要求對漁業而言是為水產養殖業構筑了一道安全防線。


9810-ivrxcex3340343.jpg

  

  首先它是生命安全防線。在構成水產養殖的法律、市場和病害三大風險中,威脅性最大的病害。而造成病害的是病原體,病原體主要由寄生蟲、細菌和病毒三大類構成,其中寄生蟲病是急先鋒,細菌是主力,病毒的危害性最大。實踐表明,不論是養魚、蝦蟹、貝類抑或龜鱉類,如果自繁自育或者購買來的苗種病毒檢測結果為陰性的,其養殖過程較為順利,養殖成功率就高。通過開展水產苗種產地檢疫,可以將有問題的苗種控制一個可控范圍內,或者通過消毒殺菌滅蟲再通過檢測,或者殺滅,就避免其通過流通傳播疾病,降低養殖過程中病害發生的風險。


  其次它是產地安全防線。水產養殖是一個屬地感極強的生產,是七分環境二分養一分治,水產養殖的水,需要環境作拱衛,如果養殖水體老化、土壤劣化、環境惡化那么其養殖難度將陡然增加,而投放有未經過檢疫的苗種無疑會讓該難度再上一個臺階。這是因為如果投放了不合格的水產苗種,其疾病發生率必然大幅度提高,這就會造成病原性污染,而一旦發生疾病就需要藥物控制,不論是化水潑灑還是拌飼投喂,這就會造成藥源性污染,而通過開展水產苗種產地檢疫,投放檢疫合格的苗種就降低了養殖產地的負荷和承載,不用藥或少用藥,提高養殖產地環境的安全性,讓水產養殖動物獲得健康生長、發育和繁衍。


  再次它是產品安全防線。民以食為天,食以安為先,水產品質量安全水平主要是通過三品即無公害、綠色、有機和一標即地理標志認證推進的,它不但是一個產品的安全標準更是一個標準化、規范化的操作技術規程,其中之一就是投入品的安全,而藥物首當其沖。如果養殖過程順利,人們最多是運用一些水質調節劑、環境改良劑以及營養免疫增強劑一類的動物保護產品,而一旦出現生病死亡現象,諸如有毒副作用的無機、有機甚至生物化學品都會運用到水產養殖病害防治中,無疑加大了水產品藥物殘留的風險,影響到水產品質量安全。而通過開展水產苗種產地檢疫,投放檢疫合格的苗種就降低了養殖產地的負荷和承載,不用藥或少用藥,就會大幅度提高水產品質量安全水平。


  目前,水產苗種產地檢疫正在全省水產養殖主產區開展起來,其中之一就是珠海市金灣區。該區是該市乃至全省水產養殖主產區,主要養殖海水、咸淡水和淡水魚蝦蟹。根據珠海市農業農村局《關于開展水產苗種產地檢疫工作方案的通知》文件要求,2020年6月19日上午,應珠海市龍勝良種魚苗培育有限公司申報產地檢疫,珠海市金灣區動物疫病預防控制中心、市現代農業發展中心和市漁政金灣支隊聯合組成檢疫專家組,對該公司申報的“四指馬鲅”魚苗開展產地檢疫工作。在檢疫現場,檢疫專家組認真查閱了《水產苗種生產許可證》、檢疫苗種生產管理記錄等證件臺賬資料,利用精確儀器對“四指馬鲅”出售魚苗進行現場鏡檢,檢疫合格水產苗種10萬尾,并開具了《動物檢疫合格證明》,同時宣傳普及《動物檢疫管理辦法》、《魚類產地規程(試行)》等相關法律法規。此舉是從水產養殖投入品源頭上筑牢魚類疫病傳播防線,促進該區水產養殖業健康綠色發展的重要舉措。


  全面實施水產苗種產地檢疫制度,從苗種流動的關鍵環節入手,強化產地檢疫和執法監督,嚴格控制重大疫病傳播,就能確保水生動物生物安全、水產養殖環境安全、水產品質量安全和推動水產養殖綠色發展,是廣大水產養殖生產者、管理者和消費者的呼聲,功在當代,利在千秋,功德無量。


來源:海洋與漁業雜志

編輯:市農業信息中心


水產政策
每周推薦
熱點關注
遠洋漁業
關于我們
聯系我們
廣告服務
網站地圖
地址:廣西北海市北海大道海富大廈F-27
E-mail:631121676@qq.com
合  作
業  務